新闻公告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媒体聚焦详细

生命相托处 仁泽雨露深

发布时间:2015-11-06 09:37:00



图为 廖德发(右六)在为患者做治疗

 

    “生命相托处,仁泽雨露深,回春赖妙手,铭感大师恩。”这是近百岁高龄的病友姚老出院时送给广西江滨医院骨伤康复科主任廖德发及全体医护人员的一幅书法。寥寥数字,不仅充分肯定了骨伤康复科过硬的诊疗和护理水平,同时也深切地表达出老人家对该科医护人员由衷的感恩之情。

    俗话说,“什么样的将军带出什么样的兵”。作为学科带头人,江滨医院骨伤康复科主任廖德发不论是在医术、医德还是科室建设方面,均有着可圈可点之处。

    求精务实,为病患早日康复不怕被误解
   
    对骨折的治疗,临床上有三大原则,那就是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过去对骨折的治疗,通常是要打石膏、上夹板,限制患肢活动,随着医学的发展,“骨折靠养”这一观点正逐步被推翻。“骨折病人早期合理的康复锻炼,不仅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维持患肢的肌力,还可以避免关节僵硬,促进功能的康复。”廖德发说,由于“伤筋动骨一百天”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加上怕疼的心理,对他们提出的运动康复治疗,许多骨折病人都不理解。
    
    “今天我的腿能屈能伸,下蹲和走路的时候不再拉扯得生疼,全靠廖主任和科里的其他医生护士。可我当时对他们的做法很不理解。”回想刚转到江滨医院骨伤康复科时的情景,54岁的蒙先生有点不好意思。
   
    原来,蒙先生来自湖南,今年年初因车祸导致膝关节粉碎性骨折,在一家医院诊治时,医生建议他卧床休息。这一卧就足足卧了四个月,受伤的右膝一直无法弯曲,右腿哪怕只是稍微做一丁点的挪动都会引起多方牵扯,经常疼得他满头大汗。来到江滨医院骨伤康复科后,廖德发主任规定他每天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做一定的运动。“刚开始做康复治疗时我对廖主任意见挺大的,觉得他心太狠了,不管我怎么哭喊他都要我把规定的动作做完。”蒙先生说,刚来那阵,每次做治疗他都疼得哭喊,多次想放弃治疗,廖德发主任一直耐心地为他打气,“幸亏坚持做了运动康复治疗,否则我的下半辈子就是个半残的人”。
   
    对此,廖德发说:“为了让病人早日康复,我不怕被他们误解,我相信他们会理解我们的一片苦心。”

    拓展思维,推出“双料师”康复新模式
   
    掐指算来,廖德发从事骨科临床诊疗工作至今已20多年。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他不仅在骨科康复、运动医学、骨质疏松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应用小针刀和手法治疗颈肩腰腿痛方面也非常娴熟。骨伤康复科原先是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一部分,2011年始独立分科。分科后,为便于病床管理、加快康复,廖德发经多方学习探讨,拓宽思维,推出一个新的康复管理模式,对病人实行“一条龙”管理。
   
    这一模式被廖德发戏称为“双料师”模式——为患者做运动康复治疗的医师,既有医师资格证又有康复治疗师证。“他们既是医师,也是治疗师。”廖德发说,“双料师”的加入,弥补了原来旧模式所难以克服的康复模式缺陷,使得康复治疗在骨折病人中介入得更早、康复效果更好。

    事实如此!

    四年来,这一模式下,“双料师”与临床医师在工作中既有分工也有合作,不仅把各自的专长发挥到极致,同时也赢得病人的高度信任,增强康复依从性,大大促进了康复效果。自从推出康复“双料师”管理模式以来,江滨医院骨伤康复科在骨伤、工伤康复的病人中声名远扬,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康复出院时,像姚老一样把廖德发尊称为“大师”的患者不少。

    “我不是什么大师,我只是尽我所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廖德发说。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生命相托处 仁泽雨露深